墨客 网页:
传统水墨
数字水墨
随着时代技术的日新月异,三尺全开的素绢横卷搬上了数字屏幕,徽州浓淡相宜的松墨成为一个一个细小的像素矩阵,湖州的紫毫、宣城的素宣、婺源的歙砚也因数位板和数位笔以及各种软件的问世而被替代。在这一系列的改变与传承中,有一种默默坚持的,就叫做精神,蕴含着文人墨客千百年继承发扬的中华凝练之姿和温润之态。
一、笔墨技法的融通
快慢、徐疾、转折、顿挫的节奏和韵律是水墨画的灵魂,以水墨的行笔和用线来造型定界,抒发个人意趣。 传统的宣纸书画,力度与韵律节奏变化丰富,造就了水墨的独特魅力。如今的数字艺术,简化了叶筋笔、兰竹笔、提斗笔等毛笔的选择,用一枝塑料的电池数位板所替代,看似方便了绘画的技术,却实际上降低了水墨的表现。
传统的绘画软件多由西方开发,更偏重西方绘画的表现,对于东方绘画的精神却理解表面。事实上,水墨绘画的线条把握与细腻表现才是东方艺术的神韵之所在。用惯了西方绘画软件的我们,往往忽略了艺术的本质而将眼光长久的停留在商业的效果。我们的绘画看似水墨风格浓厚,与宣纸作画无异,但我们却忘记了传统的创作方法。
提、点、顿、压,笔墨连贯,是传统的创作方法。中锋、侧锋、逆锋的使用,使我们的笔法更加多变。在我们改用电脑作画的同时,画笔大小、压感轻重以及笔端走向等复杂的参数变化的繁琐,可能会使我们自然的忘记传统技法的使用,懒惰的使用其他更简单的方法达到类似的效果。这样的创作,当然不能称之为水墨创作。
个人认为,国画艺术的传承,不仅仅在于效果的再现,更在于技法的延续,在简化工具提升效果的同时,却不会让我们忘记传统——水墨的线条高雅凝练,我们在使用软件,落笔之前,应该胸中有数,想好行笔的方向,墨色的走向,墨分五色,焦、浓、重、淡、清,一笔落成,深浅浓淡,纹理可见,墨韵清晰,还原传统的创作方法与传统效果,注重笔墨的简介与凝练。
二、国学底蕴与自然之师的延续
1.国学与数字艺术
绘画,尤其是中国绘画,是国学精萃的一个分支,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门类,诗词歌赋、琴棋书画——都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。科学技术的更迭使我们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,加入了信息化、数码化的表现,无论数码绘画或是电子音乐、电子文本,尽管我们利用计算机技术使表现更加丰富,但是文化内涵的延续,却始终保持不变。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这样四个境界——神、道、法、术。
画工的高低谓之“术”, 这是一种技能,在我们的数字绘画中,可以视作最基本的软件技术的运用和绘画的技法。老子说“有道无术,术尚可求;有术无道,止于术”。道法自然,这是我们内心的境界,也是自然法则,所以,无论技术与表现方式几经变迁,但文化,才是根深蒂固存在在我们脑海中不变的境界,文化底蕴的深厚,使得我们在笔墨之上的意趣被原本地反映于荧屏之上,这边是水墨艺术的精神所在——不仅是美术,更超脱了技法,是一种文化,是一种思想。
2.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
“造化”,即大自然,“心源”即作者内心的感悟。水墨的创作源于自然的师法,是主体对于自然的抒情与表现,不拘泥于肖形而注重笔墨情趣的挥洒,这一转化是我们丰厚的文化积淀之外,更加绵长悠远的传承。 在如今电脑绘画盛行的当下,这一传统是本源,与道相通。电脑技术简化了有可能束缚我们思想的工具,却替代不了自然赐予我们的灵感,无论落墨于纸上或是将绘画轨迹转化为数字编码,我们尊崇自然之师,自然“万趣融其神思”“澄怀味象”。是作品不流于表面,而让人心神畅然——这才是水墨文化所希望传达的一种豁达与通畅的精神。
时代变迁,技术革新,我们的生活在不断地改变,我们的文化加入了更多新鲜的精华,但是,传统就是传统,会因加入了新的内涵而更加丰富,会因新的思想而更加科学,在我们代代相传中得到创新,但真正优秀的文化传统,不要因为文化的融合而失去原有的光彩,就让这种传统,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我们去传承发扬,让后世人去体会这种文化存在的意义。
|